ID:7572484 分类: 试题试卷 , 月考 , 河北 , 2018 资源大小:673KB
资料简介:
1.有人写道: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,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?”然“天下一致而百虑,同归而殊途”。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( ) A.人与自然的和谐 B.社会现实 C.人与社会和谐 D.人的生命 2.管仲认为:“法者天下之至道也……有生法,有守法,有法于法。夫生法者君也……”“君臣、上下、贵践皆从法,此为大治。”从今人的视角看,管仲的“法治”实际上是 A.“法治即为民治” B.强调“依法治国” C.“反对特权等级” D.“法制下的人治” 3.朱熹曾解释过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;“饮食,天理也;山珍海味,人欲也。夫妻,天理也;三妻四妾,人欲也。”明代李贽批判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的虚假说教,强调人正当的私欲。由此可见,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( ) A.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.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.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.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4.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(物质)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“大轮回”:后来的王夫之指出,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。这主要反映出 ( ) A.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 B.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 C.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 D.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
1、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价
2、评价有效期:自消费之日起,30天内可评价。
3、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,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,将会剥夺其评价权。
4、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(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):
(1)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;
(2) 剽窃、无意义、违法、涉黄、违反道德的评价;
(3)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内容超过80%以上(以字数为准);
(4)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;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、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、法规的。